互联网+时代:“抢人大战”已经开启
2014年,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直接创造了约170万个就业机会,2020年这一数字可达到350万,这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最新研究报告《互联网时代的就业重构——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就业影响的三大趋势》中呈现的数字。
不过,相比直接创造的就业人数,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徐瑞廷认为:“互联网企业发展带动了生态圈内其他行业的发展,间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许更值得关注。”
徐瑞廷认为,传统的就业方式是职员受雇于特定的企业,但在未来,随着互联网以颠覆性的影响持续重塑整个经济结构,并不断促进商业模式和商业思维的改变与升级,其对中国的就业格局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不仅以新的形势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更加重要的是推动了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由此对企业人才管理提出了问题和挑战。
互联网对商业活动的渗透带动了人才需求变化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人才。波士顿的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8.3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5年,学 历背景以本科为主。约有28%的从业人员会在任职1年内跳槽,而32%的人会在2——3年内跳槽。而由于企业间人才争夺激烈,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平均薪资水 平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互联网在中国从1994年开始起步,至今只有21年的历程,新兴行业的特征和高技术密集度,再加上快节奏、强竞争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从业人群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经理李舒表示。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正在加快,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互联网已经渗透企业的主要商业活动。
以小米为例,小米作为最成功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已成为各智能手机厂商模仿的样板。在研发层面,小米采用开源研发,以自身开发团队为核心,利用社区的力量建立圈层式模型,让用户来设计产品,测试产品。在推广层面,通过建立社区,建立口碑传播,通过社交媒体,对小米产品进行推广。在营销层面,以产品 预订方式接受订单,并仅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
商业模式的改变,使得各企业对人才要求也出现了明显的互联网要素:产品开发者需要由“工程师思维”转向“消费者思维”,具有敏锐的消费者需求洞 察力,识别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或痛点,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进行产品设计。市场推广人才需要熟悉各种社交媒体,擅长制造热点话题并利用合适的社交媒体与目 标消费者互动并进行产品推广。此外,该类人才还需要具备快速反应能力,能及时应对用户反馈,调整市场营销方案。电商运营人才需求渐增,需要熟悉电商渠道运营模式,包括网店管理、电商渠道维护、客服管理等。
“除了专业能力,人才是否具备‘互联网特质’是企业非常看重的‘软能力’,例如快速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徐瑞廷表示, “两低一高,流动性高,待遇较好,这些现象和趋势的背后体现的是,个人的价值(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追求等)变得越来越重要,互联网形态下,个人价值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互联网人才在职业诉求上,更多看重机会,看重发展空间。”
快速变化的人才市场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自适应能力”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互联网人才需求的改变意味着人才管理上的新挑战:
首先,人才争夺更为激烈。跨行业的人才争夺与新就业方式的人才分流,将增加企业在人才获取及人才保留上的难度。
其次,对企业开放包容文化的要求增加。人才跨界流动增加,必然带来企业内部互联网人才和传统行业的文化冲突和融合。
再者,对组织灵活性的要求增加。企业的边界日渐模糊,同时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出现,需要灵活的组织变化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徐瑞廷表示:“人才争夺战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所有的企业或许都应该去仔细、系统地回顾一下,自身在人才管理体系上,包括管理思维、做法是不是需要重新的梳理。在人才的获取、保留、管理文化氛围的建立,以及人才激励措施等方面,这些环节是否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
面对这些挑战,波士顿咨询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在人才获取方面,企业或许需要通盘考虑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包括薪酬、发展机会、福利、工作环境、雇主声誉和形象等方面),并针对目标人才的诉求制定人才吸引策略。互联网企业所采用的通过招聘1——2个行业领军人物,建立光环效应的做法值得借鉴,因为这样能够极大地带动后续人才的吸引力。以小米公司为例,小米在创业之初邀请了周光平博士加盟为联合创始人,负责硬件及BSP团队。后者在手机硬件行业工作了20多年,是全球知名的天线专家。利用周博 士在圈内的影响力,硬件团队的组建进展顺畅了很多,在一个月内招聘了10多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在人才保留方面,除了常规的人才保留计划,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创新为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住人才。例如,腾讯调整其互动娱乐工作室架构,按项目把8大工作室拆分成20个小工作室,自负盈亏。这一举措赋予了工作室更大的职责权限,满足他们对发展空间多样性的诉求,减少人才离职创业的发生率。
人才的跨界流动要求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组织文化。企业文化的变革和整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需要立足企业愿景与发展战略,定义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将之融合到企业业务流程、激励机制、管理层行为示范等领域。
针对不同行业背景员工融合的挑战,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创造虚拟“圈子”促进员工间的交流与了解的做法值得参考。徐瑞廷介绍说:“‘圈子’不是阿里 巴巴集团正式组织架构的一部分,而更像是员工根据不同的兴趣或共性形成的多个非官方组织。例如,同一个时期入职的新人会形成‘新人圈’,企业提供一定的资 源支持圈子内员工的互动,例如培训、聚餐等。通过‘圈子’,新人能在更为轻松随意的氛围下加深对企业及其它同事的了解,更快融入到新组织当中。”
最后一点,人才的互联网属性增强,相应地需要一个更加灵活应变的组织模式。快速变化的市场要求企业拥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通过“实验-调整-塑 造”三个学习循环,公司的愿景、商业模式和支持部门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校正。组织不再是管理层意志的衍生,而是一张根据外界反馈不断变化的网络。
关于这一点,阿里巴巴的“战略共创”流程提供了一个灵活组织的优秀案例:除了常规的年度规划流程,一旦业务领导人发现市场的重大变化或新的机 遇,他们便会启动“战略共创”流程,员工、业务领导人、主要执行者和客户各方一起制定新的业务方向和行动计划。该流程赋予业务单元足够的权限以更积极敏捷地应对市场变化,避免了自上而下的决策和推动而造成的市场反应滞后或脱节等问题。
不过,相比直接创造的就业人数,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徐瑞廷认为:“互联网企业发展带动了生态圈内其他行业的发展,间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许更值得关注。”
徐瑞廷认为,传统的就业方式是职员受雇于特定的企业,但在未来,随着互联网以颠覆性的影响持续重塑整个经济结构,并不断促进商业模式和商业思维的改变与升级,其对中国的就业格局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不仅以新的形势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更加重要的是推动了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由此对企业人才管理提出了问题和挑战。
互联网对商业活动的渗透带动了人才需求变化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人才。波士顿的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8.3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5年,学 历背景以本科为主。约有28%的从业人员会在任职1年内跳槽,而32%的人会在2——3年内跳槽。而由于企业间人才争夺激烈,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平均薪资水 平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互联网在中国从1994年开始起步,至今只有21年的历程,新兴行业的特征和高技术密集度,再加上快节奏、强竞争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从业人群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经理李舒表示。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正在加快,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互联网已经渗透企业的主要商业活动。
以小米为例,小米作为最成功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已成为各智能手机厂商模仿的样板。在研发层面,小米采用开源研发,以自身开发团队为核心,利用社区的力量建立圈层式模型,让用户来设计产品,测试产品。在推广层面,通过建立社区,建立口碑传播,通过社交媒体,对小米产品进行推广。在营销层面,以产品 预订方式接受订单,并仅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
商业模式的改变,使得各企业对人才要求也出现了明显的互联网要素:产品开发者需要由“工程师思维”转向“消费者思维”,具有敏锐的消费者需求洞 察力,识别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或痛点,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进行产品设计。市场推广人才需要熟悉各种社交媒体,擅长制造热点话题并利用合适的社交媒体与目 标消费者互动并进行产品推广。此外,该类人才还需要具备快速反应能力,能及时应对用户反馈,调整市场营销方案。电商运营人才需求渐增,需要熟悉电商渠道运营模式,包括网店管理、电商渠道维护、客服管理等。
“除了专业能力,人才是否具备‘互联网特质’是企业非常看重的‘软能力’,例如快速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徐瑞廷表示, “两低一高,流动性高,待遇较好,这些现象和趋势的背后体现的是,个人的价值(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追求等)变得越来越重要,互联网形态下,个人价值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互联网人才在职业诉求上,更多看重机会,看重发展空间。”
快速变化的人才市场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自适应能力”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互联网人才需求的改变意味着人才管理上的新挑战:
首先,人才争夺更为激烈。跨行业的人才争夺与新就业方式的人才分流,将增加企业在人才获取及人才保留上的难度。
其次,对企业开放包容文化的要求增加。人才跨界流动增加,必然带来企业内部互联网人才和传统行业的文化冲突和融合。
再者,对组织灵活性的要求增加。企业的边界日渐模糊,同时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出现,需要灵活的组织变化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徐瑞廷表示:“人才争夺战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所有的企业或许都应该去仔细、系统地回顾一下,自身在人才管理体系上,包括管理思维、做法是不是需要重新的梳理。在人才的获取、保留、管理文化氛围的建立,以及人才激励措施等方面,这些环节是否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
面对这些挑战,波士顿咨询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在人才获取方面,企业或许需要通盘考虑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包括薪酬、发展机会、福利、工作环境、雇主声誉和形象等方面),并针对目标人才的诉求制定人才吸引策略。互联网企业所采用的通过招聘1——2个行业领军人物,建立光环效应的做法值得借鉴,因为这样能够极大地带动后续人才的吸引力。以小米公司为例,小米在创业之初邀请了周光平博士加盟为联合创始人,负责硬件及BSP团队。后者在手机硬件行业工作了20多年,是全球知名的天线专家。利用周博 士在圈内的影响力,硬件团队的组建进展顺畅了很多,在一个月内招聘了10多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在人才保留方面,除了常规的人才保留计划,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创新为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住人才。例如,腾讯调整其互动娱乐工作室架构,按项目把8大工作室拆分成20个小工作室,自负盈亏。这一举措赋予了工作室更大的职责权限,满足他们对发展空间多样性的诉求,减少人才离职创业的发生率。
人才的跨界流动要求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组织文化。企业文化的变革和整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需要立足企业愿景与发展战略,定义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将之融合到企业业务流程、激励机制、管理层行为示范等领域。
针对不同行业背景员工融合的挑战,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创造虚拟“圈子”促进员工间的交流与了解的做法值得参考。徐瑞廷介绍说:“‘圈子’不是阿里 巴巴集团正式组织架构的一部分,而更像是员工根据不同的兴趣或共性形成的多个非官方组织。例如,同一个时期入职的新人会形成‘新人圈’,企业提供一定的资 源支持圈子内员工的互动,例如培训、聚餐等。通过‘圈子’,新人能在更为轻松随意的氛围下加深对企业及其它同事的了解,更快融入到新组织当中。”
最后一点,人才的互联网属性增强,相应地需要一个更加灵活应变的组织模式。快速变化的市场要求企业拥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通过“实验-调整-塑 造”三个学习循环,公司的愿景、商业模式和支持部门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校正。组织不再是管理层意志的衍生,而是一张根据外界反馈不断变化的网络。
关于这一点,阿里巴巴的“战略共创”流程提供了一个灵活组织的优秀案例:除了常规的年度规划流程,一旦业务领导人发现市场的重大变化或新的机 遇,他们便会启动“战略共创”流程,员工、业务领导人、主要执行者和客户各方一起制定新的业务方向和行动计划。该流程赋予业务单元足够的权限以更积极敏捷地应对市场变化,避免了自上而下的决策和推动而造成的市场反应滞后或脱节等问题。
(采编: 钢之家资讯部 请勿转载 垂询电话:021-5058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