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人才网
最新招聘
地区搜索
华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山东   安徽
福建   江西
北方
北京   天津   山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黑龙江   河北
中南
广东   广西   湖北   湖南   河南
西部
四川   重庆   贵州   云南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陕西
最新人才
苏先生 51 本科
王先生 本科 冶金工程
倪先生 49 大专
魏先生 40 大专 自动化
陈小姐 29 本科 计算机科...
张先生 37 其他
郭先生 47 本科 计算机科...
颜先生 34 冶金工程
苏先生 51 本科
王先生 本科 冶金工程
倪先生 49 大专
魏先生 40 大专 自动化
陈小姐 29 本科 计算机科...
张先生 37 其他
郭先生 47 本科 计算机科...
颜先生 34 冶金工程
当前位置:
服务人人 携手乐业 ,上海面向失业人员开展专项行动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银河白 https://www.steelhome.com [钢之家 SteelHome] [打印]
评论本文或转发至:
  全覆盖,失业人员至少得到一项基本服务
  为确保本市失业人员都能得到至少一项基本服务,推动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或参与到就业准备活动之中,“人人乐业”专项行动推出了“六个一”基本服务举措:形成一个需求信息库、推送一封就业帮扶信、开辟一片政策咨询专区、推出一张线上求职网、发放一份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券、开展一系列就业创业服务活动。
  各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深入排摸,全面梳理本市辖区内登记失业人员,对失业人员登记表内的关键信息进行核实,通过大数据比对和主动联系劳动者的方式,摸清登记失业人员基本信息、详细了解失业原因、技能水平、就业意愿和求职意向。对调查排摸中表达了有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培训、创业咨询等各类公共就业服务需求的失业人员,担负职介、培训、创业指导职能的工作人员主动对接,确保失业人员能及时接收所需要的公共就业服务。一年来,本市累计调查排摸47.6万人次,形成了一个全覆盖的服务需求动态信息库。
  正是在对登记失业人员每月一次的跟踪调查中,徐汇区就促中心从凌云街道处获悉有一名残疾青年小华失业近一年,职业指导员便上门走访并深入了解了情况。小华因原单位经济效益不好被减员,后也面试过几家单位,但因薪资待遇、路程太远等问题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加之小华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小华的失业让这个原本经济条件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职业指导员记录下他的工作经历、求职意向以及家庭情况,并为其建立了求职档案,纳入“徐汇区人人乐业重点人群职业介绍服务库”。
  今年,区就促中心在为重点企业开展“人人乐业”专项行动政策巡讲时,得知上海来豪斯科技公司有招聘行政助理岗位的需求。区就促中心的企业服务专员在服务库中发现小华的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符合企业的任职要求,于是向企业推荐,但企业人事经理得知小华是男生,并且听力残疾时,有些犹豫。企业服务专员表示,小华的听力残疾并不严重,只要说话声音大一点完全可以听到,从岗位任职要求看,小华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是能够胜任该岗位的,同时,又向人事经理介绍了相关的就业援助政策。人事经理向公司领导汇报后,很快同意给予小华面试机会。
  职业指导员马上告知小华,并反复叮嘱小华在面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面试当天,小华衣着得体,提前到达企业面试。面试结束后不久,企业服务专员就收到了企业的反馈,表示他们已决定录取小华。在小华入职当天,徐汇区就业促进中心、区残联、来豪斯(连咖啡)还特地为小华举行了一个入职仪式。
  全身心,就业援助员因人施策精准适配
  受疫情冲击,失业人员重返职场,比以往更加困难。在“人人乐业”专项行动中,就业援助员们全身心投入,不厌其烦,根据每个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主动问需,因人施策,精准对接,成为失业人员的贴心人。
  家住松江中山街道的郑女士,今年30岁,本科毕业后在一家咨询公司从事人事管理工作。然而,近几年受疫情冲击,加之经营不善公司开始裁员,郑女士失业了。郑女士也尝试过继续应聘人事相关岗位,但遇到的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工资待遇不是特别满意,因此最终还是放弃了岗位,在家备孕二胎。
  松江区中山街道就业指导员阮老师在排摸失业人员就业服务需求时,获悉郑女士休完产假并且正在考虑找工作,随即主动电话联系郑女士,展开详细的就业指导服务。
  郑女士认为自己擅长人事管理工作,但薪资待遇较高以及各方面都适合的岗位都离家较远,家中还有两个幼儿需要照顾,家庭的牵绊和职业的选择让郑女士进退两难。
  就业指导员阮老师劝郑女士放下焦虑,从实际出发,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接受“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积累各方面的经验后再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更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把目光放远,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在职场中“乐业”,在家庭中“乐活”。就业指导员还耐心地向郑女士介绍了松江为全力帮扶重点群体促就业而有针对性开发的社区治理岗位——协管员的岗位招聘信息以及具体工作内容,郑女士各项条件均符合该岗位的招聘要求。郑女士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重新回归职场、快速接手工作的同时,工作地点离家较近,也能充分照顾到家庭。
  经过就业指导,郑女士报名参加了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综合协管员的面试,并顺利入职。在回访时,郑女士满意地表示,目前,这个岗位对于我来讲是最合适的,让我重新找回职场上的感觉。她动情地说道:“非常感谢阮老师,他定期联系我,问我需要就业吗?然后推荐一些岗位给我看看,促进我的就业。在失业的时候,有人伸出援手,帮了一把,我觉得挺好的,感觉到了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关心。”
  41岁的徐女士,家住静安区彭浦街道,初中学历,无技能无特长。失业前曾是一名保洁员,后因需要照顾孩子,加上搬家至美兰湖,因此辞职。
  彭浦新村街道就业援助员徐老师,根据区人社局、就促中心每月下发的失业人员服务名单,联系到了徐女士。徐女士急切地表示,她丈夫目前也因疫情失业,家中还有孩子需要抚养,但没有经济来源,很需要一份工作养家糊口。
  徐老师耐心倾听,并一一记录:徐女士就业的意愿是否强烈,对岗位的要求是什么,期望收入是多少?回到办公室,立即帮徐女士搜索岗位,但是受限于徐女士个人的求职条件,岗位推荐困难重重,在三次推荐后,求职依然无果。面对这个情况,徐老师一边鼓励个人坚持求职,一边向徐女士介绍政府促进就业的各项援助措施。徐女士对照援助政策,发现自己符合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标准。知道徐女士的想法后,徐老师帮助徐女士了解认定程序和所需材料,最终徐女士申请并获得了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
  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补贴政策,为获得认定的个人增加了求职竞争力。徐老师马不停蹄,根据徐女士的情况,先为她介绍了国际人力资源公司的厨工岗位,但因工作时间与她照顾孩子的需求有冲突,未能上岗;之后又推荐她试试地铁站务员的工作,因通勤距离的关系,没能成功;最终,在彭浦公益服务社为徐女士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今年8月,徐女士成功上岗,很开心:“这个岗位,离家近,还能帮我交金,我一定会好好珍惜!感谢徐老师,她很热情地帮我,在我心目中,她就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一位就业援助员道出了广大就促工作人员的心声:这些失业者非常迫切想要工作,他们带着忧愁进来,如果能让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走出我们这扇大门,快乐地踏入职场,这个就是我工作最大的满足感。
  全链条,提供一站式、集成式就业服务
  “人人乐业”专项行动聚焦失业群体,开展集成式就业服务。作为就业援助的一种创新模式,它打破了部门条块界限,整合就业促进中心失业保险、就业统计、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共实训、创业指导等各专项服务资源,对登记失业信息进行动态管理,打通服务链条,优化服务流程,为登记失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了更有力地推动这项工作,更有效地服务失业人员,市就促中心建立了“人人乐业”市专项工作组,中心全部业务部门都作为组员参与,下设市专项工作联络组,联络组组员由市区专兼职工作人员组成,分工定点联系各区。各区也设立了跨部门统筹联系各街镇的工作组,这为“人人乐业”专项行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形成了一个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完整的服务链条,市、区、街镇的互动联动大大增强。
  如浦东新区打出了“暖心拓岗+暖心天天聘”的组合拳,这是浦东36个街镇与新区就促分中心推荐失业人员就业的联动举措。首先,由新区各个街镇基于失业人员需求排摸,自主拓展挖掘适合失业人员尤其是大龄、低学历、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主要是基础保障类的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之后再进行集中帮扶,由街镇和分中心分别以适配开发岗位和招聘会岗位的方式进行双线推荐,最终实现人岗匹配。
  黄先生是高行镇排摸出的一位大龄求职者,曾任职仓库主管,有着十几年的物流仓储行业工作经验,如今因公司被收购而被迫失业。高行镇的就业保障员很快为黄先生推荐了街镇自主开发的安置性岗位,但黄先生坦言这类保安、保洁工作并不适合自己,希望能够继续从事物流相关工作。
  于是高行镇便将黄先生的情况反馈给了浦东就促外高桥分中心,外高桥分中心职业指导员杨老师了解情况后,建议黄先生参加分中心“暖心天天聘”活动,寻找更多就业机会。同时,针对黄先生的情况,杨老师决定采取“职业指导+就业推荐”两步走的推荐计划。首先进行专业的职业指导,从心理上进行疏导,帮助黄先生克服年龄焦虑和岗位落差感,高先生一开始都是要求仓库经理这类的职位,但是推了好几个企业,由于年龄太大没有成功,经职业指导,黄先生愿意适当降低薪资要求;另一方面杨老师持续跟进“暖心天天聘”活动的报名企业,积极留意与黄先生求职意愿相适配的岗位,经过精心筛选后,推荐他去一家物流公司应聘仓管员。黄先生凭借着多年的仓储经验和稳妥的处事风格,成功入职。
  黄先生乐业了,做了11年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杨老师,也欣慰地笑了:“我为这位黄先生至少服务了四五次,能够推荐成功,得益于与街镇的紧密合作。前期街镇对辖区内各类重点群体困难群体排摸,他们会在浦东新区的就业保障平台为这些群体建立专门的档案,将就业指导和岗位推荐等服务信息一并纳入其中,我们分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职责可以全面了解服务对象,在没跟黄先生接触之前,通过这个就业保障平台,我就对黄先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街镇又邀请我们和市就促中心的就业指导专家团一起,对这些就业困难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就业指导。街镇在后台做的这些工作,给了我们有力的支撑。”
  “人人乐业”专项行动实施一年多来,尽管遭遇了疫情影响,但经过全市各区的不懈努力,本市累计服务失业人员84万多人次,全市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做到全覆盖;成功帮助13万名本市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实现了本市退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实现重新就业50%以上的工作目标,守牢了困难群体就业底线。人人乐业,努力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采编: 钢之家资讯部 请勿转载 垂询电话: 18055371447)

评论本文或转发至:
【免责声明】
本信息中的陈述、数据和观点判断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人的市场操作建议或者投资依据,钢之家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 更多 相关资讯